近年来,凤翔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、时代性,紧紧围绕省市区工作部署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不断探索实践,多方发力,多措并举,全面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水平。
一是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。延续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,每月开展集中供养需求排查,每年开展照护责任落实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将204名特困人员纳入集中供养,对22名严重精神障碍特困人员,委托第三方实行托养+治疗服务,切实保障精神残疾特困人员的合法权益,做好其医治和照料护理工作,从根本上解决“一人困难、拖累全家”的难题,实现“解救一人、解脱一家”的目标;对7户特殊困难家庭,委托第三方实施家庭人居环境改造提升,提供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等照料护理服务,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;对60名特困老人,委托第三方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,每月入户走访,整治环境卫生,提供系统服务,进一步增强社会融入感和获得感。2020年以来,全区累计投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资金60.89万元。
二是全面推行委托照料护理服务。从2018年1月起,全面落实照料护理服务政策,对特困人员逐一上门入户核查,扎实做好生活自理能力评估,并按照差异化服务的原则,由镇政府、村(居)委会、照料护理人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四方签订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协议》。对于全自理特困人员,照料人协助其维护居所和个人卫生、确保规律饮食;对于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,照料人上门提供协助用餐、用药、洗澡、如厕等服务;需要就诊或住院的,协助将其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,提供必要的看护服务。根据委托照料服务协议,区低保中心按月将照料护理费通过财政惠农“一卡通”系统及时拨付到照料服务人个人账户。2018年以来,累计发放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744.796万元。
三是建立健全定期探访巡视制度。制定《凤翔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制度实施方案》,从2020年7月起,在全区12个镇全面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制度,从镇、村(居)党员干部中确定探视责任人,采取包户包人、一对一的方式,通过入户走访、电话、视频等形式,对特困人员健康状况、精神状态、住房安全、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询问、提醒和评估,对照料护理服务实行全方位、多角度指导监管。目前全区744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,全部明确了照料护理人和探访责任人,实现照料护理服务全覆盖、无空白。
四是规范完善定期考核评价制度。制定《凤翔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考评实施方案》,从2020年12月起,在全区12个镇全面开展委托照料服务考核评价工作,主要采取平时考核评价与定期考核评议相结合的方式,每年6月下旬和12月下旬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,依据《委托照料服务考核民主评议表》评分标准,逐个对委托照料服务人进行集体评议并逐项量化打分,确定每个委托照料服务人的考核等次,对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更换,对考核优秀的在适当范围内予以表彰奖励,激励和引导委托照料服务人大力弘扬孝老爱亲、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,为特困人员提供良好服务。2021年以来累计调整更换照料服务人60余人次。
五是精准落实特困供养政策。2017年以来,依据民政部《特困人员认定办法》调整变化,结合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,多渠道、全方位、深层次开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宣传培训。依托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和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,对新申请特困对象一一授权核查家庭财产信息,实行“逢救必核”;对在册特困供养对象每季度复核1次信息,实行“定期复核”,发现异常立即调查核实,确保对象精准。在全市率先开展特困供养年审复核,每年集中开展1次特困人员复核复查,每月实施动态调整管理,将符合新《办法》规定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;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终止供养手续,落实其他社会救助帮扶政策,确保应保尽保、应退尽退、动态管理。2021年7月以来,累计新增特困人员473人,其中残疾人154人。目前,全区共保障城乡特困人员962户970人。
版权所有:腾讯分分彩-腾讯分分彩开奖 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一号楼
联系电话:0917-3260144 传真:0917-3260146 建议使用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
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:61030000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