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以来,陇县民政局立足全县社区建设现状,牵头抓总,突出重点,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统揽,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导向,高质量推进城关镇新城社区“幸福型”社区创建工作,取得丰硕成果。
一是加强统筹谋划,把稳创建工作“方向舵”。按照县委《幸福型社区建设实施方案》要求,召开牵头责任单位碰头会,理清工作思路,围绕“四个一”抓统筹谋划,高效推动工作。成立一个专班。成立由县民政局牵头,县人社、卫健、教体、文旅等24个单位为成员的陇县幸福型社区创建工作专班,夯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;明确一个目标。以“五心建设”建设为目标,细化任务分工,切实做到组织到位、人员到位、责任到位、措施到位;列出一个清单。制定《幸福型社区创建责任清单》,详细列出建设幸福型社区必须解决的5大类14个重点问题,按照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创建任务;建立一套机制。建立项目化推进管理机制,先后4次召开工作推进会、问题交办会、部门碰头会,压茬推进,持续用力,实行一个项目、一套班子、一张清单、一抓到底,每周开展一次督办,更新一次问题台账,确保每一阶段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、《问题清单》全面清零。
二是紧盯短板弱项,实施四项行动“提三感”。充分发挥幸福型社区创建主体作用,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统揽,以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,实施四大行动,切实提升群众“三感”,高质量推进幸福型社区创建。实施帮就业促增收行动。组织45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期,开展“订单式”、“定向式”培训,培训转化就业安置达到34人,落实公岗兜底27人。划出固定场地用于摆摊设点、积极引进新城夜市38户69人,鼓励引导他们发展“夜间经济”;实施阵地建设改造提升行动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,落实场地605㎡,社区公共服务阵地1200㎡。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、妇女儿童之家、心理茶馆、同心实践站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休闲、娱乐、临休、午餐及心理疏导等服务,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服务提供阵地保障,为统战人士参与“四型”社区建设搭建平台载体,让辖区老年人、儿童、妇女、残疾人学在社区、乐在社区;实施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全覆盖行动。积极组织社区党员、网格员、社区工作人员,开展“进千家门、访千家情、解千家难、暖千家心”四千活动,落实居民养老保险196人,医保缴费2323人,高龄补贴227人,残疾人两项补贴74人,新增审批低保户230户365人、低收入23户56人,解决困难群众住房253户421人,落实临时救助6人13720元,完成留守儿童微心愿16件,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5户,社会保障得到有效提升。稳步推进“健康社区”建设,推进落实家庭签约医生服务,让群众健康就医放心;实施创新活动促和谐行动。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,依托银发宣讲团、宋老师家风家训、心理茶馆、社区舞蹈队,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1场次,不断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,让群众文化娱乐开心。
三是积极实践探索,打造五站服务“促五心”。按照就业创业安心、社会保障舒心、托幼上学称心、健康就医放心、文化娱乐开心创建要求,社区设立了就业创业服务站、社会保障服务站、一老一小服务站、医疗保障服务站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建立了就业创业台账、社会保障、托幼上学、健康就医、文化娱乐台账,开展了创业就业知识培训、社会保障全覆盖大入户大走访活动、大手牵小手心理疏导服务、社医联建上门义诊、文化“三进”活动。坚持突破一批难点、创新一批机制、解决一批问题、总结一批经验,提升社区专业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服务水平,促进社区在实现“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弱有所扶、住有所居”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,有力的推进了城关镇新城社区“幸福型”社区创建,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更加充实。
“幸福型”社区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,下一步,陇县民政局将不断提升幸福型社区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立足创建,奋勇争先,以实干业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,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陇县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。
版权所有:腾讯分分彩-腾讯分分彩开奖 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一号楼
联系电话:0917-3260144 传真:0917-3260146 建议使用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
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:6103000068